中条山战役惨败的基础原因 八路军不共同国军作战?
以往研究1941年中条山战役中条山战役,当年也称晋南战役。但因为中共解放战争期间也打过一场晋南战役,为制止夹杂起见,这里仍用中条山战役一词。的著作论文并不少见,但研究到中条山战役进程国共两党的谈判及其彼此立场问题的,却只读过刘贵福的一篇。今朝仅见刘贵福在《抗战中期的国共共同作战问题百团大战、中条山战役为中心的接头》(《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2期)一文中有所接头。因为刘文占有资料有限,因此几多有点语焉不详。迩来读邓野《日苏中立公约在中国的争议及其政治延伸》见《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一文,见有专节接头,并且引述了多种百姓党方面的史料,尤其是文章留意到,政治家计策判定的出发点,是“对谁有利,对谁倒霉”,可谓目光独到,颇具新意,读后很有收获。
中条山战役的时间
中条山战役,产生在1941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即以百姓党守军中条山按照地完全沦陷而告竣事,前后不外30天阁下时间。据日本《中国是变陆军作战史》记述称,此役日军只用了21个小时就占领了百姓党守军最重要的渡河点垣曲,用35个小时便完成了外侧困绕圈,用40个小时完成了内侧困绕圈。也就是说,日军从5月7日黄昏开始动作,到9日中午即全部完成了对中条山近20万中国部队的双重合围。之后,日军各兵团重复三次“篦梳扫荡”,直至没落百姓党全部守军为止。据日方统计,中国部队此役被俘达35万人之众,遗弃尸体约42万具,日军战死仅679名,负伤2292名,伤亡不敷中国部队1/12,因而,中条山战役成为百姓党抗战以来最为惨重和羞耻的一次军事失败。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著,田琪之、齐福霖译:《中国是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二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2、135页。
由于中条山位于晋南,邻近之晋东南是八路军主力地址之处,因此,战役开始后不久,意识到中条山按照地恪守坚苦的蒋介石就多次放话要求八路军采纳牵制动作,以共同中条山百姓党守军作战。因为中共方面近两周时间均未采纳作战动作,不只苏联驻重庆的军事总参谋多次向中共驻重庆代表周恩来等暗示不满,就连在国统区影响极大的中间派报纸《大公报》也果真发社评,引述日人报纸的教唆言论,拐弯抹角地责备中共不应袖手傍观。荟萃了中间各重要党派的新创立的中百姓主政团联盟,也由主席黄炎培牵头,颁发公电,请求八路军立刻兴兵共同当局军作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