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驮宝瓶图案有什么寓意
导读: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体态憨厚的大象是瑞兽,意为安和祥乐。 憨态可掬的大象,险些是全世界的吉利物,与“祥”同音的象,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吉利寓意。象原产印、缅、泰等释教国度,哺乳动物。体高约三米,鼻长筒形,能蜷曲。门齿发家。象寿命极长,可达二百余年,被人看作瑞兽。在汉地释教中,普贤菩萨的坐骑也是大象。
象驮宝瓶寓意太平,谓时世安定僻静。《汉书食货志上》:「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象也喻好情形。宝瓶,传说观世音的净水瓶,亦叫观音瓶,内盛圣水,滴洒能得吉祥。「太平有象」也叫「太平情形」、「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
象驮宝瓶
从明朝起,每逢天子有重大庆典,仪仗中总爱用些大象。驾辇、驮宝也用它们。在北京就有专有供天子仪仗驯象的人员,由锦衣卫打点;清代归銮仪卫打点。象与驯象员都居住在北京宣武门两侧的驯象所,就是此刻的象来街一带。象因身材高峻,性格温和,善解人意,能辅佐人完成强度很大的事情,被视为气力的象征。它四蹄粗壮,着地稳如泰山,所以在封建统治者看来,象是代表山河稳固、社会安宁的符号。在象的背上放一宝瓶,有些瓶内再插放五谷,寓意太平有像、五谷丰登。因为“象”与“景像”的“像”字同音;“宝瓶”的“瓶”字与“太平”的“平”字同音;“太”在古汉字中与“大”同解,象背的宝瓶很大,应称大瓶,也可称太瓶。这样“太瓶有象”就成为“太平有像”的吉利图案了。
在紫禁城太和殿天子宝座前,有一对吉利物——象驮宝瓶。在明清天子陵寝的神道两侧,也有汉白玉圆雕的象驮宝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