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8月1日,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部队2万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史称“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是,1933年6月26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最高领导机关苏区中央局,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作出了《中央局关于“八一” 国际反战争斗争日及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的决定》。同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指出:“1927年8月1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7月11日,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召开第46次会议, “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后,仍以“八一”为建军节,军旗和军徽都带有 “八一”字样。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在南昌发动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参加起义的部队共两万余人。7月 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并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整编,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8月3日至6日,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1928年1月,部分起义部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