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地以及法国和日本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
为什么7月1日为建党纪念日?

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23日(20世陈70年代党史研究者的考证结果),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均派代表参加。会议进行过程中,法租界巡捕突然闯进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煮,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代表陈独秀参加),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共计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经过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并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找“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毛泽东在他的《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 这是中共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只记得“一大”于7月份召开,但记不清楚确切开会日期。1941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正式决定,将召开“一大”当月的首日,也就是 1921年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从此以后,每到7月1日,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都会以各种形式来纪念党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