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社会初期,人没有固定的住所,到了晚上只能露天夜宿或者住在山洞里。那时候的人还没有制造出既轻便又锋利的武器,只能靠经过粗糙加工的木棍和石头来抵御成群出没的野兽。而且每当遇到风霜雨雪,人们如果找不到适合居住的山洞,就要受冻,而且很容易得病。所以,原始社会的人往往很年轻就死去了。
原始社会“巢居时代”像鸟一样的生活方式

后来,部落里有个人观察到天上的鸟儿用小树枝在大树上筑巢,在巢里生蛋并养育雏鸟,白天飞出去觅食,晚上飞回巢中,野兽再凶猛也捉不到高处的小鸟。这个人从中受到启发,学着小鸟的样子用木头在大树上搭建起房屋。从此,人类进入了“巢居时代”。人们尊称那个最早带领大家在树上“筑巢”的人为“有巢氏”。

人们白天出外采摘野果,猎取野兽,晚上就回到树上、栖宿在自己的“巢”里。高高的房屋使人远离了野兽的威胁,屋顶和四周的墙壁帮人挡住了肆虐的狂风和雨雪。原始的房屋虽然简陋,但是人们由此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从此不用再担心刮风下雨,也不用再惧怕凶残的野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