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陶艺?拉坯制作工序及材料和工具
陶艺?拉坯
小朋友对陶瓷器并不陌生吧?陶瓷器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吃饭用的碗,喝茶用的茶杯,插花的花瓶等等。你们知道吗?在古代,人们还没有发现制造瓷器所需的瓷土的时候,人们是使用较粗糙的陶土制作生活用具的,进而产生了陶艺这门艺术。现在,陶艺课是一门趣味性、创造性、知识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科目,在陶艺的制作、装饰和烧制的过程中,渗透了许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它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现,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陶器在我国已有近万年的历史,而今,亲手制作陶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
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手工拉坯的技法,通过我们的双手与泥土的紧密接触来寻找那份与大自然久违的亲近感吧!
材料和工具
1.拉坯机:也称轱辘车,是手工拉坯的主要动力设备,用它可以制作出同心圆的陶瓷造型,还起到修坯等作用。现在使用的拉坯机多为电机转动,通过脚踏板来控制转速。
2.拉坯资料:陶土、水
3.拉坯工具:铲子、海绵、割线
4.修坯工具一组
制作工序
1.调配泥土:把陶土和水按照大约2: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双手搅动泥土,使其均匀。
2.揉泥:揉泥是做陶前的热身准备活动,是寻找泥感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
贴士: 揉泥的目的有三点
①使泥料中的水份均匀。②增加泥料的密度,使其有可塑性。③排除空气,防止烧制时起气泡。
3.定中心:取揉好的一块泥投掷于拉坯机中央。
打开拉坯机,调到匀速。将双手打湿,往泥块上沾少量水。用双手将泥块向中心拍打。用左肘顶住左腿,使整个身体用力把泥块固定在中心。
贴士: 这一步骤很重要,相当于盖楼时要打好地基。
4.初步塑形:
拔高:用双手夹住泥的两侧匀速向上拔,要保持泥的稳定。
开口:用双手拇指向下按出孔,并逐渐扩大。
拔筒:将右手手指并拢,用力向下钻出洞,同时左手护住泥保持稳定。
5.精细塑形:通过双手的伸缩对泥筒进行造型。
① 盘状:靠双手把泥压平
② 碗状:内部掏空后,把壁打平
③ 罐状:内部掏出后,成直立状
④ 瓶状:内部掏空时要留出瓶肚

6.取坯:用手指平稳平底足台,除去多余的粘土。拉坯机减慢速度,双手平行轮盘拉紧割线,轻轻靠近并嵌入底足部位约三分之一处,左手松开让割线卷入,拔出割线。关闭电源,双手中指夹住坯体根部轻轻托起。
7.修坯:拉坯完成后,需要进行凉坯,当坯体半干半湿的时候,进行修坯。目的是去掉坯体多余的部分,控制坯体的薄厚,能够达到所需的造型。

8.烧制:将修坯完成的作品放入电窑中烧制。入窑焙烧是制陶器的关键工序,烧成温度一般为800~1000℃。
烧制完成后,一件完整的陶艺拉坯作品就在我们的手中诞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