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4日,是“中国青年节”,又称“中国五四青年节”。为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光荣的革命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决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了这一节日。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青岛主权和山东权益,但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无视中国的正义要求,悍然将青岛主权及山东权益交给日本。在中华民族危难的紧急时刻,逐渐觉醒的中国青年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北京学生于5月4日英勇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科学、民主精神,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使斗争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波澜壮阔、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政治运动。

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学生3000余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在短暂的集会演说之后,队伍向使馆区进发。行至东交民巷西口,受到巡捕阻拦,学生遂推举代表请求会见4国公使。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意使馆均以公使不在为由拒绝接受。3000余名学生在烈日下整整晒了两个小时,更加义愤满腔,队伍转向赵家楼曹汝霖住宅。北京高师数理部学生匡互生率先跳入宅内并打开宅门,学生大队涌入,痛打了正在曹宅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遍寻曹汝霖不着,激愤之下,于4时30分左右怒烧其宅。之后军警赶到,搜捕学生,被捕者共32人。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5月 19日,北京25000名学生再次总罢课,开展演讲、抵制日货、发行爱国日刊等活动,并组织“护鲁义勇队”。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次日,北京学生出动比3日多一倍的人数上街演讲,当日700多名学生被捕。因被捕学生太多,学校也被征作监狱。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800余名被监禁的学生获释。在全国民众强大的压力之下,6月10 日,北京政府撤销曹、章、陆职务。6月28日,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拒绝在凡尔赛对德和约上签字。1922年2月4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日签署《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撤退驻扎在青岛和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军队。五四运动就这样取得了胜利。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青年要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增加对祖国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增强国家观念,尊重自己的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继续奋斗,以主人翁的精神,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是对这一运动最好的纪念。